本站訊 近日,黃陶勒蓋煤炭公司巴彥高勒煤礦機運隊劉康峰真正體驗到了“知識就是力量”的深刻內涵,沒想到大學生的一條建議,解決了困擾他多日的生產難題。
原來,該礦3-1皮帶由于工作實際的需要,7月下旬在原來的基礎上向外延伸了80米。但是漲緊車油缸經常出現滲油現象,導致皮帶拉力不足、經常打滑。更換了幾次油缸,但是效果卻不是很理想。
1天早班,機運隊維修班副班長劉康峰帶著大學生徒弟彭一民來到3-1皮帶機尾巡檢,發現漲緊車油缸漏油的問題。“最近已更換了1次油缸,還是漏油,真愁人呀。”劉康峰一臉無奈。經劉康峰分析,該礦使用的DT75型車式漲緊裝置,油缸工作拉力為12兆帕,皮帶延伸后拉力已超出這個數值,所以漏油。
“可不可以分解一下這個壓力。”彭一民提出,在原來漲緊裝置支架上有兩個小車滾輪的基礎上,加設一個小車滾輪,三個滾輪平均分布在車架上,鋼絲繩由原來的四股改為六股盤繞在滾輪上,分解每根鋼絲繩的拉力。改造后,經測試油缸壓力減到了8兆帕,運行觀察發現油缸再也沒有出現漏油現象,確保了皮帶運行穩定。
據悉,他們將在13盤區、305主運皮帶推廣使用該項合理化建議。